我们这群80末90初的人父母大都属于60年代的人,这群人是受时代变更社会进步影响最严重的一代人。他们淳朴、他们善良、他们比我们经受了跟多的磨难与生活的艰辛。妈妈的朋友大都属于这个群体,平时没事的时候坐在一边听他们聊天、喜欢听他们跟我讲那些属于他们的青春。
年少时
听妈妈讲小时候她们吃的是玉米面、地瓜面的馒头,很硬,每天用开水泡着吃,最好的待遇就是做点菜汤泡着吃,一年到头也吃不上几次肉。有一次我姥爷花了几毛钱买了点西红柿给他们做西红柿汤喝,买回家就被我姥姥数落了一顿,但她还是狠了狠心放了几滴油在里面(那时候每家的油都是有限制的),一直在一旁眼巴巴的看着的小姨在她做好之后迫不及待的端了起来,人小力气小一不小心全撒了,被打了两巴掌之后小姨拿了个小勺子把锅里的剩下的一点汤都喝了。这个故事听完我当时笑了很久。
妈妈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干农活挣工分,那时候大部分的小孩都上玩小学或者初中就辍学了。她上学的时候会带着我小姨一起(两个人差7岁),拿个垫子让我小姨睡在桌子底下(家里大人都要干农活、小孩没人带),白天上学晚上回家喂猪、割草。妈妈上完初中辍学了,跟着一群差不多年纪的人一起干建筑工作,那时候的她十六七岁,想想那些装满砖头的车子我现在都推不动。
结婚后
在这一代人的婚姻观念里她们结婚后是要好好伺候公婆的,她们会每天起来做好全家的饭放在那等全部的人起来吃,她们要替婆婆干家务,他们还需要把自己地里的农活干好,那时候出去打工的人很少,基本上都在家里种地,小麦、玉米每年两季。那时候没有现在的智能化的工具,小麦要用镰刀割、运回家脱粒,晒干、装袋子最后是卖掉或者存起来。玉米也要自己一个一个的掰回来,剥皮、脱粒、晒干、卖掉。这些我小时候都经历过,所以很多的细节都历历在目。年复一年的重复着同样的事情。
他们大部分的人都没有经历自由恋爱的环节,没人介绍,相亲,条件合适然后就结婚,有点类似于我们现在的闪婚,所以大部分人的婚姻都是没有感情基础的,两个陌生人直接进入夫妻生活中。因此婚后的生活必然会出现很多的不如意,小时候爸妈就会经常吵架,我会躲在一边自己哭。最厉害的一次记得我们家的电视机都被扔到了院子里。当然小时候有时也会成为我妈的出气筒,自我感觉莫名其妙的就会被关起门来揍一顿。
婆婆
好不容易等到孩子长大去了媳妇,终于可以不容这么累了吧,你又错了,因为他们遇到的是我们这样的媳妇。我们不会有那种婆婆的话就是命令的想法,我们贪玩,我们懒散,我们习惯了依赖很瘦饭来张口。于是乎婆婆们又成了孩子的保姆。
家里晚上常有人去串门,经常听到在那抱怨格子的媳妇怎样怎样。“在家里什么都不干,卫生也不打扫,每次回家之前先要打电话问清楚想吃什么,赶紧买来做好,有时候被嫌弃做的不好吃......"之类的话我经常听到,这时候我妈就会指着歪在一边看电视的我说”你看一下自己的,不也这样吗?“
60年代的这一批人没有享受过之前那一代人属于婆婆的待遇,也没有赶上我们这一代人属于媳妇的待遇,他们服务了三代人,有了孙子孙女之后又要带小孩、上学之后接送小孩,他们的一辈子很长他们干了我们好几代人的事情,他们的一辈子很短,他们没有几天时间是真正的为自己活过。
从来没有对妈妈说过一声爱你,从来没有对妈妈说过以及辛苦了的我们需要大声的说出来”妈妈您辛苦了,妈妈我爱你“